谷爱凌在冬奥赛场上的亮眼表现或许再度凸显了海外华人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价值会转化成国籍政策的松动。
欢迎阅读本期“海外华人札记”,我是常驻纽约的华文记者荣筱箐。每周四我们将一起从华人视角解读、探讨新闻热点、品析时报精华文章。欢迎点击这里订阅,或推荐给朋友。
冬奥即将结束,但在美国出生、已经为中国夺得一金一银的谷爱凌究竟持哪国国籍,这仍然是个谜。国际奥委会要求代表各国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是该国公民,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却说运动员在获得中国国籍或中国永居权的情况下都能代表中国参赛;中国不认可双重国籍,但美国媒体发现冬奥组委会官网上删掉了对谷爱凌已放弃美国国籍的描述。这位运动员自始至终对国籍问题讳莫如深,令部分中国网友愈发质疑她是否被特批保留美国护照。谷爱凌国籍受到的关注也令许多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双重国籍在中国仍然是个禁区?
历史上,特别是在各国战事频发的阶段,大多数国家对双重国籍都曾经拒而远之。但随着战争逐渐减少,人口流动加速,以及各国对人才和资金的需求,对双重国籍的接受度已经显著提高。有研究援引相关数据称,1960年全球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接受双重国籍,今天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75%。连因为冷战的历史原因而坚决抵制双重国籍的俄罗斯,两年前也推出法律,取消了归化公民入籍俄罗斯前必须先放弃现有外国公民身份的规定。
美国最高法院在1967年推翻了禁止双重国籍的法律,目前国籍法的态度是既不正式承认但也不对此采取行动,不过双重国籍同样曾经是个有争议的话题,2012年,时任国会议员米歇尔·巴赫曼通过婚姻关系加入瑞士籍曾引发轩然大波,最终导致她放弃了瑞士籍。在时报观点版以此为主题展开的辩论中,多位美国专家学者对双重国籍问题也是各持己见。这类争论主要针对政界,在实际行动中美国人对国籍的态度则更为务实。疫情期间许多美国人产生了“多个国籍多条路”的想法,申请外国国籍的人数有所增加;出于避税等原因放弃美国国籍的人数同样创下纪录。
反观中国,距离接受双重国籍则似乎越来越远。中国最早的国籍概念来自清政府编定的国籍条例,这一基于父权和血缘法的法律规定“国籍随父”,且对放弃国籍有严格限制,导致很多海外中国侨民在实际上拥有了双重国籍,无论是否出于他们本意。到了1950年代,受冷战的时代背景影响,同时为了避免海外侨民在排华风潮中受损,在时任总理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国开始允许海外侨民放弃中国国籍。1980年,中国颁布了自共产党建国以来的首部国籍法,明文规定不认可双重国籍,这套法律一直沿用至今。
改革开放后,定居海外的中国移民人数大增,这一群体中蕴藏的巨大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以及他们在外交上可能起到的润滑作用引起了中国国内一些智库和部分“两会”代表的关注,开放双重国籍的呼声曾经一度高涨。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现名全球化智库)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2009年就曾撰文呼吁推进双重国籍,文中说:“我们仅仅需要一个政策上的变动,就可以提高外籍华人对中国的向心力,进一步形成中国对外全方位交往的新生力军。”
但现在看来,事情的走向与王辉耀当年的建议完全是背道而驰。中国政府对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移民注销中国户口的执法日渐严格。香港身份曾经被视为保留双重国籍的“后门”,但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去年初明确强调,香港居民必须遵守中国国籍法,香港不认可双重国籍。2017年时,曾有媒体报道和讨论意在为海外华人回中国提供方便的“华裔卡”,但遭到官方否认,也没了下文。另一方面,中国安全官员有时在执法中会对外籍华人实施限制出境,这似乎又模糊了国籍的概念,将外籍华人视为中国公民对待。
谷爱凌在冬奥赛场上的亮眼表现或许再度凸显了海外华人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价值会转化成国籍政策的松动。换句话说,海外华人的价值会不会得到利用或将如何被利用,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近期不容错过的文章还有:
-
由官方控制的算法美化谷爱凌,却对被铁链锁住、政府称其是“小花梅”的女性进行审查,因为前者更符合强大中国的叙事。她们截然不同的处境说明,对当局来说每个人都是为某一目的服务的工具。袁莉在新新世界专栏中探讨谷爱凌与丰县被铁链锁住的“八孩”母亲,谁代表着真实的中国?(阅读本文中文版)
-
一座东北煤矿小城何以成为“中国冬奥冠军之乡”。经历了矿难和萧条后,七台河走出了多位冬奥会获奖运动员,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重镇。它的故事展示了在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下,一个小城的决心和能动性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力。(阅读本文中文版)
-
FDA委员会不建议批准由礼来的合作伙伴信达生物在中国研发和测试的肺癌新药在美国上市,专家争论焦点在于海外试验结果能否应用于美国患者。该决定可能影响其他中国药物试验,也凸显出免疫疗法的成本高昂。(阅读本文中文版)
-
1972年,中国向美国赠送了两只大熊猫,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熊猫外交。50年后,“熊猫外交”价值遭质疑。专家表示大熊猫既是友好大使,也软化了中国的威权形象,转移了人们对中国人权记录的注意力。(阅读本文中文版)
-
纽约一名35岁韩裔女子遭跟踪并在唐人街公寓内被刺死。25岁的嫌疑人曾有过多次被捕记录,案发时报住地址为无家可归者游民所。尚不清楚该案是否与种族有关,但随着无家可归者发起无端攻击成为一种常见模式,这在纽约亚裔社区引发了恐惧。(阅读本文中文版)
-
华裔作家任璧莲的新书《多谢,尼克松先生》刚刚出版,在与时报记者的问答中,任璧莲分享了中国渊源对其创作的影响。
感谢阅读本期“海外华人札记”,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cn.letters@nytimes.com。点击这里查看往日更新。欢迎在Twitter(@nytchinese)、Instagram和Facebook上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中文资讯。也欢迎访问中文网首页阅读更多新闻。下期再见。